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坚持生态文明引领 建设绿色一带一路
 
来源:环境与生活        发稿时间:2020-03-05 06:43:33        发稿编辑:影子

——首届“一带一路”绿色生产力论坛暨生态环境频道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在于实现绿色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实现沿线国家经济技术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共同体。如何将绿色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融合?近日,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蓝迪国际智库、北广传媒生态环境频道共同主办的首届“一带一路”绿色生产力论坛暨生态环境频道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与会专家、企业高管就绿色发展分享了前沿观点和成功案例。


坚持生态文明引领 建设绿色一带一路——首届“一带一路”绿色生产力论坛暨生态环境频道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首届“一带一路”绿色生产力论坛现场


1月12日上午,首届“一带一路”绿色生产力论坛暨生态环境频道启动仪式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蓝迪国际智库、北广传媒生态环境频道共同主办的该论坛聚焦“生态、绿色、发展”主题,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丰昌,以及生态环境领域相关企事业单位代表,近300人出席了此次论坛。


在本次论坛上,科技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资源遥感学家、“科技成果标准化引领产业化”科技发展路径的提出者徐冠华发表了“标准引领,绿色先行”的主旨演讲。(详见文章《“减碳加氢”是人类能源利用大势所趋》


坚持生态文明引领 建设绿色一带一路——首届“一带一路”绿色生产力论坛暨生态环境频道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与会嘉宾共同启动象征生态环境频道开播的水晶球


随后,徐冠华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吴丰昌、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国务院原参事石定寰等嘉宾,共同启动了象征生态环境频道正式开播的绿色水晶球。


绿色生产力领跑者获颁金人杯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吴丰昌在题为《环境基准保障公众健康》的主旨演讲中强调,“环境基准关乎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为我们生态环境建设提出更高的治理要求,也是社会个体和企事业单位是否违反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的判定依据,更是生态环境治理的行为规范。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在环境基准建设方面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有相对比较成熟的体系。我国从近十几年才开始环境基准方面的工作,目前取得了一定成就,比如颁布了水、土、气等环境要素方面的治理标准,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今后应该继续完善水、土、气及其他环境要素的基准体系,构建多层次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加快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强化精准治污和协同治污,让环境基准成为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坚持生态文明引领 建设绿色一带一路——首届“一带一路”绿色生产力论坛暨生态环境频道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一带一路”绿色生产力领跑者金人杯


徐冠华院士、吴丰昌院士以及其他与会嘉宾向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等25家单位颁发了“一带一路”绿色生产力领跑者证书和“金人杯”,旨在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推动更多参与者和行动者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做贡献。获奖的绿色生产力领跑者,以科技成果带动“一带一路”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和能力建设,加强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的紧密互动,促进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充分体现了绿色标准引领、绿色产品惠民、绿色技术创新、综合绿色国力振兴,支撑“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技术转化模式。


坚持生态文明引领 建设绿色一带一路——首届“一带一路”绿色生产力论坛暨生态环境频道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绿色生产力领跑者金人杯获奖单位名单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的代表在获奖感言中说,该中心以中国环境标志标准互联互通为目标,先后与新加坡、泰国、俄罗斯等国,开展了大量环境标志标准互认工作。


内蒙古“鹿王”羊绒企业代表介绍,该公司开发的百余项节能减碳绿色新技术,实现了产业化生产,为非洲国家马达加斯加提供了20%的就业岗位,已成为中非共同富裕之路的亮点。


三峡国际能源投资的代表介绍,该集团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近千亿元,是葡萄牙国家电力的最大股东,在德国的太阳能发电、巴西的风力发电等项目获得当地好评,“我们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送去绿色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先进装备,输送全方位绿色实践,展现大国重器之风采。”


坚持生态文明引领 建设绿色一带一路——首届“一带一路”绿色生产力论坛暨生态环境频道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获得“一带一路”绿色生产力领跑者金人杯的单位代表领奖


另据会议主办方介绍,这25家“绿色生产力领跑者”单位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才得以获此殊荣: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标准馆牵头组织“中国标准走出去”专项研究,提出了一套可验证、可复制、可持续模式,助力东盟农业标准化和中国航天等行业技术优势标准走出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建立了中国-南盟环境保护合作交流平台,从大气环境治理、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领域开展中国-南盟环境保护技术需求研究,推进环保政策与技术合作;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分公司实现我国标准被国外引用、转化或应用19项,成为中国推动绿色能源战略,依托标准引领的成功见证;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推动水泥产业“走出去”,实现了我国8项国家标准完整地转化为蒙古国国家标准的成功案例。


王浩院士:绿色创新力支撑绿色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浩在题为“绿色创新力、影响力、生产力支撑绿色国力”的主旨演讲中强调,“所谓绿色生产力,就是环保和可持续,我们人类社会的终极能源模式就是氢,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目前,氢能源电池技术已经实现长足发展,比如使用氢能源的汽车发动机功率已经达到112千瓦,让汽车续航达到500公里,而充一次氢只要4分钟。在我们地球上,风不会停,太阳光一直存在,这两大新能源的循环过程中没有碳的参与,这是保证我们人类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终极能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浩.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浩


人类生存发展,除了能源,还离不开食物,所以农业也要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王浩院士指出,“人开门7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农作物也是7件事,水、肥、气、热、光、土、药,而近几十年来,为了让农作物增产增收,人类大幅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研究显示,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最多只有施用量的45%,剩下55%会随地表径流到江河湖海或渗入地下,严重影响土壤、大气、海洋等环境要素。农作物生长其实就是氮磷钾等基本离子,终极农业就是摒弃原来的化肥模式,过渡到绿色菌肥时代。”


王浩院士强调,“过去的工业文明强调以人为本,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和能源,而生态文明时代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绿色发展。”


坚持生态文明引领 建设绿色一带一路——首届“一带一路”绿色生产力论坛暨生态环境频道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绿色生产力种子技术杯”


随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向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等30家创新企业颁发了“绿色生产力种子技术杯”,旨在为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培育绿色生产力种子技术,孕育绿色创新力、影响力、生产力的新局面贡献力量。


坚持生态文明引领 建设绿色一带一路——首届“一带一路”绿色生产力论坛暨生态环境频道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绿色生产力种子技术杯获奖企业名单


据主办方介绍,首届绿色生产力种子技术涵盖了污水处理、大气治理、固废处置、健康生活等多个领域。其中,污水处理技术包括高浓有机废水制备燃料技术、工业废水用作循环冷却水零排放处理技术、短程生物增效脱氮除磷污水处理技术、植物提取液清洁受纳污物水域技术、立体生态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等;大气治理技术包括全流型光学技术在线监测餐饮业油烟污染、“离子瀑”空气净化技术、大气污染物治理新材料和二恶英检测技术等;固废处理技术包括生活垃圾资源化设备、畜禽废物无害化处理一体化技术等;健康生活系列包括高效浓缩液体洗涤剂、物联网充电智慧换电平台、绿色索道、免烧真空异构聚合技术等;直接关系民生的技术有聚烯烃类塑料快速降低分子量技术、非淀粉原料生产可降解生活用品技术、紫外线灯多功能高效利用技术等。


在福建泉州建设绿色创新基地


随后,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女士发表了《提升绿色生产力,共创绿色命运共同体》的2020绿色行动动员报告,她呼吁,“所有的企业,尽我们最大的能力,从企业标准开始,到社团标准,再到国家标准,最后到国际标准,一步一步向前走。”她在报告结尾祝福中国引领绿色技术,祝福中国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坚持生态文明引领 建设绿色一带一路——首届“一带一路”绿色生产力论坛暨生态环境频道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


本次大会成立的中国首个绿色生产力工作委员会宣布,将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省泉州市建设第一个绿色创新基地,转化绿色种子技术,打造绿色金山银山,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增添绿色支撑。


坚持生态文明引领 建设绿色一带一路——首届“一带一路”绿色生产力论坛暨生态环境频道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绿色生产力工作委员会宣布在福建省泉州市建设我国第一个绿色创新基地


在闭幕式上,主持人还呼吁,在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今,论坛将携手社会各界共同高举绿色标准引领、绿色产品惠民、绿色生产力技术创新、绿色国力振兴的新时代大旗,全方位联手,付诸行动,建设生态可持续强国;让绿色生产力在中国境内开花,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结果,将从“天人合一”到“两山道路”形成的中国生态文化在“一带一路”发扬光大;“一带一路”绿色生产力发展将推动国际合作和发展事业持续深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人民增福祉。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625号